Meta AI 來勢洶洶!創作者搬家前該注意什麼?

有人宣稱將刪除 Meta 平台上的作品,紛紛轉移至 Cara、藍天等社群。 不過在這個搬家風氣中,出現了一些不一樣的呼籲聲音,或許在搬家甚至刪除內容之前,你可以再思考一下。

根據 Meta 的官方消息,他們將於6/26起運用公開內容貼文作為 Meta AI 訓練資料庫,引發用戶譁然。

尤其在插畫家社群中引發了創作者搬家潮,更有人宣稱將刪除 Meta 平台上的作品,紛紛轉移至 Cara、藍天等社群。

不過在這個搬家風氣中,出現了一些不一樣的呼籲聲音,或許在搬家甚至刪除內容之前,你可以再思考一下。

屁啦!
(圖片為自己繪製)

千萬不要刪除Meta平台作品紀錄

原作者的發文就是證明發佈時間的最佳鐵證,如果後續發現有人盜圖、不法使用,它是你最重要的武器。

有人基於害怕被拿來給 AI 學習的理由,而刪光 Meta 平台上的作品發文,這就等同於刪除紀錄,反而是相當危險的舉動。

為了保留有利的自保證據,建議你放下這個擔憂,或是先閱讀這篇〈創作者如何面對AI繪圖風潮?〉或許能消除你心中的一些疑慮。

作品加工有助於保護自己

現在流行用加工軟體妨礙 AI 學習,目前坊間抵抗 AI 軟體加工畫作的時間還是有點長,且同樣有破解的可能。當然還是可以使用,不過要稍微衡量一下效益。

簽名+浮水印雖然也有被後製的風險,對於不要臉的轉貼流量魔人還是難以防範,但以整體角度看待還是利大於弊,至少能保留作者資訊、分辨是否合法使用,讓網友協助留言標註創作者。

多平台經營還是有其必要

這裡考慮的因素不是誰會拿用戶的資料訓練 AI,而是很實際的永續經營問題。

只要是人開的平台,都有倒閉的風險,曾經大家以為大到不能倒的網誌、社群、通訊軟體一家接著一家與世人永別了。

我個人認為不用跟著潮流特地搬家到新平台,而是藉由現有的成熟通路,用社群平台進行導流。

比如在 Meta 系社群發布短影片、作品局部公開,完整作品改在其他網站公開等等。

如果你有畫圖,以下是我有在使用的圖像作品展示網站供你參考:

DeviantArt
英語系國家用戶為大宗,有公布委託項目的功能,有需要也可以在上面販售作品。

Pixiv
日系平台,有針對 AI 作品進行區隔處理,不想看到 AI 作品可以從會員後台屏蔽(免費功能)。
約稿、會員訂閱功能完整,可以參考使用。

Behance
Adobe 收購的作品集平台,上面除了繪畫也有平面設計的作品,你也可以在上面接洽工作。

(以上三個平台都可以張貼成人作品,但須明確勾選標示,Pixiv 更有一套自己的規範。)

可以善用作品展示網站來保存你的完整作品。

粉絲更依賴現有平台,怎麼辦?

老實說,這很正常。轉換就是篩子,本來就會越曬越少。

當然啦,你不能強迫粉絲要為了你搬家去其他平台,不過你還是可以善盡宣傳的義務,常常提醒粉絲自己有其他地方可以找到你。

像我有自己的官網,如果哪天現在常用的社群平台都消失了,我還是有網站,大家只要記住我的名字就沒事了。(應該記得住吧XD)

提早規劃狡兔三窟還是很重要的,盡早處理麻煩越少。

為作品增添人味

這年頭不能再傻傻地一直畫圖了。你還要經營這個人,經營你自己。

唯有這些想法與生活經驗交織而成,才是一個活生生的人。

不是每個人都有本錢當一個無情的產圖機器,單靠作品就能捕捉人們的目光。

如果只當無情的產圖機器,不散發你的人味(故事、個性),那才有被 AI 取代的風險。

畢竟這世界能看的東西太多了!

請試著在作品中添加你的人生經驗、故事,這個是 AI 無法模仿的部分。畢竟它再怎麼善用模仿筆觸風格,也無法像人類有成長背景與經驗的脈絡。

善用互動的力量

大多數人還是需要與其他同類接觸的,AI 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。

在網路的世界很有趣,即使你們都是普通人,一個用戶被自己追蹤的對象回覆就是可以開心很久。

雖然有人總會說 AI 就能當朋友(甚至是男女朋友),但通常會這麼說的,是沒有朋友要理他的那種人,如果有得選,一定也希望是活人陪他。

書籍《拯救手機腦》一書提到,快樂使用社群媒體最重要的環節,就是主動發布有益的內容與互動,反而比只觀看他人貼文更能減少焦慮與孤獨感。

與活人社交的力量就是這麼強大。

不放棄創作

有人因為怕被 AI 當成學習對象而放棄創作,這是相當可惜的事情。

AI 產出的圖像是追求最多數人喜愛的固定風格,如果這世界上的人類就這樣不再產出手做的作品,最後世界上的人類美感會漸漸趨於統一,其實滿恐怖的。

為什麼有些人的作品在 AI 也能畫圖的時代,仍能受到喜愛?因為他提供了難得可貴的價值。

這個價值是什麼,每個人的答案都不同。但這是一旦放棄創作的人,就沒辦法再分享的寶藏。

結語

在大多數人都使用社群媒體的時代,創作者多少都有被平台掐著脖子的感受,尤其是被盜甚至不知為何被砍帳號,更能體會到這種無力感。

累積的越多,遷移所需的代價就越大,不少創作者把中心集中在少數平台,平時也鮮少利用其他宣傳方式,可能還沒有自己的網站,要是帳號消失,就等同於多年來的心血就這樣蒸發了。

因此,身為人的彈性在這個世界就顯得十分重要了。

俗話也說過,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中,除了網路的宣傳,也可以善用實體活動與比賽增加自己的能見度。

大家也趁現在多多思考,幫自己找些備案吧!

神成迅子的創作工具箱